医药生物行业观察:海外器械龙头年报亮眼国内创新药械加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5 04:39:17

  2025年第9周(截至3月4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表现弱于市场,生物医药指数下跌2.72%,其中医疗服务板块领跌7.94%,医疗器械、医药商业等子板块跌幅超3%。行业市盈率(TTM)为30.88倍,处于近五年52.31%分位数。尽管市场短期承压,海外器械龙头年报业绩及国内创新药械的动态仍凸显行业结构性机会。

  海外医疗器械企业2024年年报显示,高值耗材中的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等业务增速普遍超过20%,呈现高成长性。设备领域,医学影像产品在北美市场表现强劲,手术机器人装机量及手术量持续攀升,内镜类产品维持高个位数增长。体外诊断板块中,中心实验室业务稳健增长,呼吸道诊断产品及肿瘤基因检测快速放量,成为细分赛道的重要增量。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凯时中国

  “AI+医疗”在基因多组学、虚拟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成为海外器械企业年报中的亮点。例如,AI技术赋能医学影像分析效率提升,并推动个性化诊疗方案的落地。海外企业普遍预期,中国区业务在2025年将受益于政策刺激,逐步缓解集采及合规整顿带来的短期压力。

  受宏观环境及行业政策影响,海外器械龙头在华业务增速有所放缓。但年报中普遍提到,2025年国内医疗新基建投入、创新器械审评审批加速等政策,有望为跨国企业创造更友好的市场环境。

  2025年前两个月,北京市已有7款创新药械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首位。包括铂生卓越的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国内首款干细胞药物)、神州细胞的菲诺利单抗注射液(首个国产头颈部鳞癌PD-1单抗),以及爱博诺德的首款国产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政策端通过“项目制”管理加速审评,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国内医药产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AI技术在药物研发、医学影像诊断等环节的应用逐步落地,例如AI辅助新靶点筛选缩短研发周期,智能影像系统提升诊断效率。北京、上海等地已将AI+医疗列入重点支持方向,推动技术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

  《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指出,商业保险有望成为创新药械最大支付方。国内多地试点“基本医保+商保”的多层次支付体系,通过风险共担机制提升创新产品可及性。这一趋势与海外市场规律趋同,为国内药械企业商业化提供可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