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了!国内限制进口欧盟医疗器械4500万以上都不行谁最该慌?
发布时间:2025-08-08 01:15:35

  中欧之间关于医疗器械的纷争,表面是保护相关产业,本质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欧盟想对我国趁火打劫。

  2025年6月20日,欧盟对我国医疗器械出台禁令,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采购项目,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投标。7月6日,我国宣布对等反制,采购预算超过4500万元的医疗器械项目,禁止欧盟企业参与。你来我往的斗法,表面看来是欧盟保护自己的产业,实质上却是欧盟向火中取栗,趁着中美博弈的机会逼我国让渡利益。

  自从德国总理默克尔下台之后,欧洲政坛已经没有政治家,只剩下一切为了选票的政客。也正是因为政客作秀强过做事,如今的欧盟让人一言难尽。

  2025年6月20日,欧盟方面突然发布禁令,要求欧盟500欧元以上的医疗器械采购项目,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投标。

  曾经标榜市场经济的欧洲,如今却学会了美国的坏习惯,动辄就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竞争,美其名曰“公平竞争”。

  没有美国的实力,却得了美国的病,外强中干的欧盟,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欧盟给这项禁令设置了5年有效期,并且允许再延长一次,最长可延长5年。

  欧盟发布禁令没多久,政客们还没来得及邀功,就遭到我国当头一棒。7月6日,我国宣布对等反制措施。

  有关部门发布规定称:国内4500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招标项目,禁止欧盟企业参加。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有来有往才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4500万元人民币对标500万欧元,妥妥的对等反制。当然,我国在挣了面子的前提下,也不会丢掉里子,对欧盟的反制堪称精准打击而非一刀切。

  首先被禁止的名单里,不包括在我国设立工厂的欧盟企业,也就意味着只要在我国建厂生产医疗器械,依然可以参与招标。

  单价4500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全都是业内的高精尖产品,在我国设厂生产,既可以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也能解决就业并创造税收。

  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帮助的企业,哪怕是欧盟投资设立的,我国也一样支持其发展。这可不像欧美国家一样,嘴上说着市场经济,实际上干着行政打压的事。

  其次,针对我国无法生产并且只有欧盟厂家能够生产,这类医疗器械的招标项目,可以申请豁免让欧盟企业参与竞标。我国要的是对等反制,但不会拿患者的生命作筹码。

  对于一些有欧盟企业参与生产的医疗器械,只要欧盟企业占比不超过50%,也不受这次反制措施的影响,可以正常参与招投标。

  以前,欧美产品是高质量高科技的代名词,我国产品毫无可比性。现在我国不断致力产业升级,给欧盟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中国制造2025》称得上是我国产业升级的指导性规划,这一规划里明确提出,到2025年县级医院要采购70%的国产设备,到2030年达到95%以上。

  对医院的采购比例做出明确的硬性规定,前提条件是我国有足够先进的医疗器械,并且质量过硬,能对标国际上的同类产品。

  这一目标提出来之后,又倒逼医疗器械产业不断提升技术,向着国际先进水平发起冲击,追赶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各类医疗器械发展起来之后,国民就有机会享受更平价的医疗服务,一方面减少医疗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提升全体国民的幸福感。

  以前欧美企业把持着高端医疗器械时,一些检查项目的费用堪称天价,因为我们无法自行生产相应的检测设备,只能从欧美进口,对方漫天要价我们也毫无办法。

  就以核磁共振设备为例,这在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的检查中,有着重要作用。以前我国缺乏技术,只能从欧美企业进口。

  美国通用、荷兰飞利浦、德国西门子等企业,基本垄断了我国的核磁共振仪市场,一台设备就敢要1500万至3200万的天价,比欧洲本土价格高10倍以上。

  花巨资买回来并不是“被宰”的终点,而只是刚开始,每台设备每个月的维护费用又要10万以上,一旦出现故障还得找外国专家来修,从上飞机就算钱,几十万的维修费还不保证一定能修好。

  如此高昂的支出,尽管有国家补贴,但患者也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费用,检查一次要几千元,很多患者舍不得花这个钱,最终小病拖成大病。

  近10年来,国产医疗器械进步神速,核磁共振仪也实现了国产化,单台设备价格直接“跳水”,每台最低只要290万元。国产设备快速崛起,医院才有底气“不接受进口设备”。

  医疗器械领域的国产替代越来越强,并且还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优势,反向出口到欧美国家,和老牌企业抢市场,引得外国厂商直呼“中国破坏行业规矩”。

  面对中国医疗器械的强有力竞争,欧盟开始“闭关锁国”,设置贸易壁垒强行将中国产品排除在外。欧盟一边要中国开放市场,一边对中企设限,双标嘴脸展露无遗,“全球最开放市场”也值得商榷。

  西方主导下的世界,一直奉行丛林法则,在中国拿回全球主导权之前,这种弱肉强食的规则不会改变。也正是在这种规则思维的主导下,欧盟才对我国用出这样一记昏招。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越来越强,成为世界第二强国之后,就招来美国的各种打压,中美之间的博弈日趋激烈。

  美国围堵中国的政策已经执行了很长时间,懂王第一次担任美国总统时,直接挑起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等,变本加厉地打压中国。

  拜登接替懂王成为美国总统后,对中国的打压始终不变,唯一改变的就是打压的手段有所变化而已。等到懂王第二次当选总统,更进一步打压中国。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凯时中国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全球挑起关税战,以所谓“对等关税”的名义,压迫其他国家向美国让渡利益。

  全世界都在观望甚至有些国家已经跪了的情况下,中国对等反制,美国加多少关税中国也加同等关税,直到美国耗不起主动请求对话为止。

  随后中美双方通过谈判,逐渐取消了额外增加的关税,一切貌似回到了最初的样子,但中美的博弈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

  拿捏不了中国,懂王又拿欧盟、日本和墨西哥开刀,征收30%关税。4月份有中国在前边扛着,欧盟还能再后边跟着占点便宜。

  如今没有中国这个旗手,欧盟完全不敢反抗。为了满足美国的利益需求,又想对内部有交代,欧盟搞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操作,想从中国身上割肉弥补自身损失。

  6月初欧盟就开始对我国施压,单方面取消中欧高层经济对话,宣称在贸易问题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和中国对话毫无意义。

  随后又有了禁止中国医疗器械参与大项目投标的骚操作,还呼吁美欧在经济领域协同限制中国发展。冯德莱恩甚至还开出三个条件,威胁我国不同意条件就取消访华。

  欧盟觉着中国要对付美国,就离不开欧盟的帮助,所以欧盟有资格开条件了。但欧盟显然忘了,我国连美国都能硬刚,更何况欧盟这个已经不入流的角色?欧盟误判形势火中取栗,最终也只能承受自己酿成的苦果。

  曾经,欧盟也是重量级的选手,和中美俄三方平起平坐,共同决定全球热点问题。后来在欧盟政客的奇葩操作下,欧盟逐渐没落。

  因为俄乌战争,欧盟已经和俄罗斯彻底闹翻,在和美国的关税对抗中,中国原本是欧盟的唯一选择,也是欧盟的最佳盟友。

  但欧盟摆不正位置认不清形势,反而认为我国有求于欧盟,颠倒了双方的位置,自然也就出错了牌。

  欧盟掀桌子对我国提条件,简直震碎正常人的三观。我国不搭理欧盟,特朗普则瞅准机会,直接对欧盟加征30%关税。

  得罪了俄罗斯,又和中国生出嫌隙,欧盟不敢再得罪美国,面对30%的关税直接跪了,一点谈判的筹码都没有。

  中国原本是想把欧盟拉上餐桌,一起对抗美国的,但欧盟现在的作为让中国彻底死心,既然不想上餐桌那就只能上菜单等着被吃。

  同俄罗斯打热战的同时又得罪中国,如果再和美国打关税战,欧盟这相当于单挑联合国上三常。虽然有下两场撑场面,但完全不够看。

  之前这么莽的国家,其领导人已经投胎转世十多年了,有样板在前,欧盟政客再傻也肯定不敢试,毕竟试试之后分分钟就可能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