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疗器械和中药行业板块中期投资策略:关注业绩拐点与行业结构性机遇(附)
发布时间:2025-07-21 05:18:02

  2025年6月30日医疗器械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4.22倍,沪深300为13.06倍,医疗器械指数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当前值溢价率为161.90%, 2010年至今均值溢价率为267.34%,当前值较2010年以来的平均值低105.4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细分子行业中,医疗设备板块相对表现较强,主要系随着医疗行业合规整顿影响出清,医疗设备招投标量逐月回暖, 但因库存消化滞后导致一季度业绩仍有所承压,关注Q2库存出清后医疗设备板块弹性。受到海外AI医疗的映射与DeepSeek大模型带动, 国内AI+医疗概念行情反复,带动器械板块“AI+检测”“AI+影像诊断”等相关标的股价上涨。另外,政策利好叠加临床进展催化,脑机 接口相关概念股标的表现突出。

  医疗设备板块短期业绩承压,关注库存出清后板块业绩拐点。复盘2021-2025Q1医疗设备板块营收和利润增速来看,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设备板块业绩下 滑。受益于疫后医疗大基建且2021年低基数下,2022Q1医疗设备板块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叠加贴息贷款政策催化,2022Q4-2023Q2医疗设备板块业绩表现较为 突出。2023Q2受到医疗行业合规整顿影响,医院招投标工作暂停,设备进院受到影响,2023Q3-Q4设备板块业绩大幅下滑。2023Q4政策纠偏叠加24年Q2以旧 换新政策推动,设备需求回升,但受限于资金落地节奏,设备招投标恢复幅度有限。据公开招投标数据来看,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整体呈复苏态势,因为部分设 备企业需要消化渠道库存,2025Q1设备厂家业绩仍有所承压,未来随着设备招采恢复,渠道库存加速消化,预计2025年Q3迎来业绩拐点。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医疗设备需求持续提升。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将医疗设备更新纳入重点领域, 提出到 2027 年医疗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 年增长 25% 以上。后续各省市立即响应,陆续推出设备更新相关方案,带动医疗设备需求持续提升。2024年因医疗行 业合规影响、资金审批流程落地节奏等问题,医疗设备采购政策落地有所滞后,2025年发改委、财政部《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 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推出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各类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融 资成本,政策助力下推动以旧更新政策快速落地。

  设备招投标逐步复苏,关注企业库存消化情况。据众成数科统计招投标数据来看,超声、MR、内窥镜等设备招投标量从2024年3月份左右触底回升。从2025年 来看,设备招投标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单5月份招投标量来看,超声、内窥镜及XR设备的招投标量环比分别增加52%、31%及35%,MR招投标量有所下滑,主 要是4月份招投标环比增长123%,基数较高。因为部分医疗设备企业仍在去库存阶段,装机量确认为收入的节奏有所滞后,随着库存逐步出清,预计设备企业 Q3业绩迎来拐点。

  集采和外部环境影响下,业绩整体承压。2021Q1随着院内诊疗逐步复苏,且2020Q2低基数的前提下,2021Q1营收和利润实现大幅增长。2022年上 半年华东区域疫情爆发且部分区域疫情偶发,院内耗材使用量仍受到部分影响,且随着高值耗材集采持续扩面提速,部分产品端价格下降明显,耗 材板块营收端影响较大,同时企业为应对集采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扩大标外创新产品学术推广营销投入,导致费用端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 因疫情放开,一季度院内诊疗需求影响较大,二季度院内诊疗逐步复苏,但三季度受到医药行业反腐合规检查影响,医生手术意愿下降,院内非刚 性品种需求受到影响,且部分高值耗材新品入院受到影响,导致2023年耗材整体营收同比下降;2024年医疗行业合规整改影响仍有所延续,基于 2023年前高后低的基数下,2024年业绩整体表现为前低后高,随着医疗合规影响逐步减弱,院内诊疗和产品进院节奏恢复正常,且随着集采影响逐 步出清,医疗耗材板块营收有望恢复逐步恢复。

  医疗耗材集采稳步推进,政策规则持续完善。目前医疗耗材国家层面带量采购已执行到第五批,从政策来看,相关政策规则持续完善,设置保底中标、复活机制 以及二次报价等创新政策,不再唯低价论,稳定市场预期,避免优质企业因短期降价退出市场。

  提出创新产品豁免机制,集采政策转向稳价提质。2022年7月13日,北京市医保局指出创新药、创新器械有望豁免DRG付费管理。2022年9月13日,《对十三届 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出,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2025年3月5日,《政府工作 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政策重心从“扩面降价”转向“稳价提质”,通过动态调整中选 规则,确保降价不降质,展现国家对集采相关工作的重视和推进力度,促进医疗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冠脉支架集采续标即将到期,关注今年年底续标情况。对比冠脉支架首次和续标情况来看,采购周期从2年变成3年,给与企业更稳定的市场预期。 价格方面,支架续标新增伴随服务单列报价,新增≤50元的伴随服务费(含手术培训、配送等),与产品分开报价,终端价有所提升,同时设定798 元(产品)+50元(服务)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企业组合报价≤848元即可中选,避免恶性竞价。开放新入通道,未中选产品及新获批产品,接受最高 申报价即可次年参与报量。

  关节续标规则优化。2024年5月关节续标落地,与首轮集采结果相比,本次接续采购中选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平均下降6%左右。接续采购坚持“量 价挂钩、以量换价”原则,在巩固首轮集采降价成果基础上,优化采购规则。包括坚持竞价入围,引导首轮中选价格较高的产品进一步降价;引导 有序竞争,保障供应稳定多元;实行梯度带量,充分体现量价挂钩的激励作用;将首轮集采履约情况纳入考量,对履约不佳的企业予以约束。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头部企业影响逐步出清,收入和利润端成呈边际修复趋势。收入端来看,2021年关节国家带量采购落地,在集采降价和渠道存货补差影响下,爱康 医疗营收实现大幅下滑,2022年集采执行加速进口替代,公司关节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24年公司得益于集采续约,关节产品实现价量齐升,业绩 恢复快速增长。春立医疗在2021年关节集采中髋关节产品全线年受经销商退换货调整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公司关节 业务收入大幅下滑,2023年脊柱产品集采落地。2024年5月公司关节产品全线中标,关节续约价格下降约6%,叠加运动医学集采执行,受渠 道退换货影响公司业绩明显承压,2025Q1公司国内渠道库存出清,海外和新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业绩增速回升。毛利率方面,受集采 降价影响,爱康医疗和春立医疗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净利率方面,爱康医疗和春立医疗呈现边际修复趋势。

  集采和DRG政策影响,板块业绩短期承压。IVD板块来看,2021Q1和2022Q1营收均保持较高增长,主要系2021Q1海外疫情放开后检测需求高增,国内IVD企业 相关检测试剂取得海外证书,海外市场快速放量,营收实现高速增长,同时国内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春节返乡需核酸证明及新冠核酸检测常规化等带来持续 检测需求,导致IVD企业一季度营收高增。随着2022年底疫情放开,相关检测需求大幅下降,高基数下使得2023年IVD企业营收大幅下滑。2024年IVD领域集采 范围持续扩大,2023年开展的生化和免疫联盟集采逐步实施,产品价格下降。2024年7月,受DRG/DIP支付改革影响,导致医院检验项目波动。集采降价叠加 DRG改革压力,IVD板块业绩承压。

  AI赋能医疗健康,助力行业发展。AI+医疗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领域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行业,利用人工智能的各种技术和算法,对 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辅助医疗决策、提升医疗效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医学 影像、临床辅助决策、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医疗信息化、药物研发以及医疗机器人等,助力降本增效、提升诊疗水平、改善患者体验等。

  AI+医疗产品加速落地,关注AI+医疗相关标的。AI在医疗领域的产品陆续落地,如迈瑞医疗2024年12月发布“启元重症大模型”,整合患者病情数据,生成临 床思维导向的病历文档。联影医疗2025年4月份发布“元智”大模型,在复杂病灶诊断和器官分割等任务中精准度超95%。未来随着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 景持续落地,产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建议关注AI+医疗相关标的,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华大基因等。